ft 热闻

(202507更新)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,獲77%民眾支持

2 周 2 天 ago
地球一瞬,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。註: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,非深度文章原文刊登時間:2024-11-29報導更新時間:2025-07-31更新內容:澳洲社群媒體禁令將於2025年12月正式上路,屆時社群平台若未落實年齡驗證機制,將面臨最高5000萬澳幣的罰款。原本豁免的YouTube也在近期被宣布納入禁令範圍,引發各社群平台反彈,可能掀起新一波法律攻防戰。

「如果要紀念我父親,就讀一本精彩的書吧!」子女建立網站分享父親一生的閱讀書單

2 周 2 天 ago
從1962年在和平工作團當志工開始,從在一張課堂講義背面寫下第一本書名,丹・佩爾策(Dan Pelzer)便開始了長達60多年的閱讀旅程,他記錄下自己一生閱讀過的3,599本書。直到2023年視力退化後,他的閱讀旅程終於劃下句點。2025年丹・佩爾策辭世後,子女為他建立了網站,公開他的書單,希望延續父親的熱情,也鼓勵更多人拾起書本,開啟閱讀之旅。

【聲臨其境.製作人的話】沉默、殘響與不在場的你

2 周 3 天 ago
《聲臨其境:穿越時空的聲音劇場》這個企劃,是在沉默中開始的。不是從一則新聞、一段歷史,或一個名字開始,而是始於對「說故事/敘事」這件事的質疑。在構思這系列聲音劇場時,我們不斷反問自己:當我們回望歷史,是為了什麼?當我們說出已發生的事,是為了誰?而敘事者/報導者本身——是否真的可靠?

芥川賞、直木賞時隔27年雙雙從缺 書店與出版社面臨銷售衝擊,「好作品」該如何定義?

3 周 1 天 ago
7月16日,位於東京老牌料亭「新喜樂」內,現場瀰漫一股緊張的氣氛。當天下午4點,第173屆芥川賞與直木賞的評選會如常舉行,在場眾人屏息以待。然而,短短四小時後,公布結果的紙張上卻寫下令人意想不到的兩個字:「從缺」。這是自1998年以來,時隔27年,日本文學界兩大權威獎項同時從缺。芥川賞與直木賞雖以文學性為核心,並非以銷售為導向的獎項,但每屆得獎名單一公布,書店隨即設立專區、讀者討論熱度飆升,對銷量仍具顯著推動作用。如今雙雙從缺,評審在堅持文學標準、維護獎項公信力的同時,也無可避免地面對市場的現實壓力。在出版不景氣的現在,如何在藝術標準與商業現實之間取得平衡,成了芥川賞與直木賞現在所面臨的課題。

在伊朗捍衛人權的代價:雷薩的獄中書簡

3 周 4 天 ago
伊朗人權律師納斯林在電影《計程人生》中說:「你出獄後的日常,變成一個更大的牢籠」,我們不只是在觀看一部電影,而是在凝視一個體制如何將反抗者推向沉默。這正是DQ《聲臨其境》想帶領聽眾靠近的歷史場景之一。《聲臨其境:穿越時空的聲音劇場》是一場無需螢幕的沉浸式體驗。在〈在伊朗,她被道德警察逮捕〉這一集中,聽眾將化身伊朗記者「小光」,感受她從報導事實到遭受誣陷、入獄、審訊與回憶的歷程。這不僅是一次聲音的旅行,更是一場關於真相、記憶與選擇的探索。我們選擇用聲音說故事,正是因為聲音無法完全被操控。它穿越耳膜,進入人的感知與記憶。在《聲臨其境》中,你不是旁觀者,而是那個在場、卻無法出聲的「你」。我們不替角色發言,而是邀請你靠近歷史、貼近現場,在殘響與沉默之間,與世界另一端的某個人產生共鳴。讀完這篇關於納斯林與雷薩的報導,或許你會更理解《聲臨其境》的故事背景,也更靠近那個被奪去聲音的「小光」。這不只是理解伊朗現況的一扇窗,也是《聲臨其境》〈在伊朗,她被道德警察逮捕〉一個更加深刻的註腳——他們的真實,是《聲臨其境》的原點,那些在牢籠之外仍堅持說話的聲音。

把神的話變成嘻哈的樣子 巴西修女靠Beatbox、霹靂舞紅遍網路

1个月 ago
你能想像到修女最瘋狂的樣子是什麼?是《真善美》中忘情歌唱的瑪莉亞、《修女也瘋狂》中把聖歌唱成流行歌的德洛莉絲,或者是《鬼修女》中駭人的修女瓦拉克?呃,現實中可能看不到把臉塗全白的修女,不過在巴西,有兩個修女將聖歌搭配Beatbox、舞蹈,在全球社群網路瘋傳,還有多個國際媒體分享,被稱為現實版的《修女也瘋狂》。
Checked
38 分钟 4 秒 ago
台灣最視覺系的全球要聞,大張的組圖,把世界的喜怒哀樂看清楚。身為地球人,關心地球事,地球圖輯隊,帶你看透全世界!